掌阅小说>穿越历史>三国枭雄志 > 第四十五章 匈奴折辱
    西部,河套。

    所谓河套,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,此自古以来就为黄河文明,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生活资源。

    民谚亦讲,黄河百害,唯富一套,也是有点道理的不是。

    整个河套周边地区,有湟、洮、洛、渭、汾、桑沱等黄河支流滋养,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水草丰茂环境优越,这些支流环绕整个平原,簇拥着有塞上江南之称的丰腴肥美之地。

    遥望无际的雪原上,银装素裹原驰蜡象,闪亮积雪反射着刺眼的日芒!

    一队商旅在雪地上缓慢前行,人群中逢纪手拿丝锦,在向导的指点下不时写写画画,一遍遍的在舆图上修改注释。

    目视着远处的潺潺流水,逢纪不得不感叹一声:“河套的冬季可比北地恶劣的不毛之地强多了,至少不会连绵数月积雪不断!”

    “可惜如此丰腴之地,竟被朝廷弃之如草,如今更是成了匈奴人的跑马场,实在是暴殄天物啊.......”

    随行的王观闻听此言,不由感叹道:“还不是汉庭造的孽,为了所谓的大国气量,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来河套之地,转手被朝廷老爷送给匈奴人当做栖身马场!”

    “若不是朝廷气量,怎会让匈奴再次做大,以至于有我等如今之艰难.......”

    “唉!”逢纪叹了口气,没有争辩,他曾经不大不小也是汉庭官员,朝廷的心思多少能猜测一二,地大物博吗可以理解!

    自从汉武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,深受儒家学术的影响,历代王朝除了个别异类之外几乎很少对天下以外的地域感兴趣,这与儒家的治国方略有关。

    儒家核心是‘仁’,要求以仁爱之心教化人。

    首先君主要有仁爱之心,用仁爱之心感化百姓,需要人民都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,具有理想化的思想,‘大同社会’就是儒家理想化的社会。

    所谓大同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”

    “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,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”

    儒家主内,主张建设理想中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,人人到达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的道德境界。

    如此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,社会和谐人民富足的大康盛世下,自然社会安定天下大同统治牢固。

    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,也就导致了王朝统治者,对天下之外的蛮荒之地没有丝毫兴趣。

    中原内治建设,已经消耗了朝廷的大多精力时长,如此还有些管理足之感,他们哪里有精力再去管蛮荒地域的情况。

    蛮荒苦寒地区即使占领了,也需要派兵驻守浪费精力去管理,增加朝廷财政以及人力负担。

    说得简单点就是,比如北美的摩西国非洲撒哈拉或者阿三等国,羡慕灯塔的富饶强盛,全民公投想要并入做一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