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阅小说>穿越历史>三国枭雄志 > 第九十三章 人都有智愚之分
    帐帘风卷,白影簌簌,起伏不定。

    老狐狸贾诩面色怔怔,低眉垂首,不着痕迹的扫了眼上首处气息愈发深沉的主公,心中思虑如电流般划过,不知何想。

    王观珍藏的书简,他也想瞅两眼,看看能不能让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层,奈何视力有限,只能窥探到灯火下愈发油亮的竹简,与那摇曳的光。

    对于首席军师的心思,李唐不甚了了,即为禁书,普通人乃至达官显贵也没有多大机会拜读,因为这个时期,世家藏书是他们垄断知识的根本,是不会任由外人随便借阅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还是君王必读的禁书,天下藏书万万卷,真正能够做到由学者品味任读的,当属公元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。

    中原历史上也不是没出现过图书管,甚至还更早,更古。

    只不过形势与用途不同,比如大名鼎鼎的老子,就是守藏室史官职,史记载:老子,姓李氏,名耳,字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

    守藏室主要保存盟约、图籍、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,严格地说,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。

    除了老子,还有汉朝龚婷书阁与各地的书苑,这些是不对愚民开放的。

    中原经过焚书坑儒之后,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就让人难以回味。

    当今世上,真正让寒门世子有机会拜读的,当属今时的颍川书院。

    这里的书院,只是泛称,不是具体的哪个苑,严格来说是各地私学盛行下的一个名声,一个集体的代名词,其中寓意包含很广,也很复杂。

    如郭嘉、荀彧、荀攸、戏志才、钟繇等知名人士,亦可认为是从颍川众多的私学中走出的人杰。

    在颖川,寒门世子苦于身份和自身实力,窥不到更多的书简知识,于是他们便四处游学访友,谈势论道的同时,私下里也交换借阅家传藏书,算是民间规模较大的学识交流地。

    看上去寒酸,这一点已经吸引了众多寒门乃至世家子前往,颍川之所以有那么多智谋如鬼的妖人,就是因为这里人才汇聚,人杰思想在论道中相互碰撞,在加上家传书卷皆是当不世名著,且丰富种类繁多,所以这些人所能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,思想也更复杂。

    甚至因为经常切磋论道之故,这些人的学识与谋略,比世家子还要渊博。

    朝廷与世家明里暗里的限制,想要垄断知识传承,但人就是一种复杂的生物,思想总会相互碰撞,发生异变。

    贾诩没上过书院,他的智谋却是与生俱来的,当然知道读书阅籍的重要性,但是像李唐这种一卷而更进一步的确实罕见。

    只能摇头感叹,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,心中领悟自然不同,就像学堂时,某些人数算观之就会,有人文言读者自明,这就是因人而异。

    其他人心中何想李唐不知,眼前的书简妙术让他大受启发,通篇解读下来,简直是利国利民之大成。

    只要将愚民治理的井井有条,他麾下士兵,未尝不可以像血流不干的赳赳老秦卒那样,奋一世之雄烈,振长策而御宇内,统御寰宇。

    “虽然秦制有些酷烈,这点瘙痒,与天下一统,算的了什么!”